欢迎光临青岛安防协会网站,您是第 位访问者

在美国打压下,中芯国际净利首破百亿,这条路走对了!

2022-04-20

近日,中芯国际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

得益于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中芯国际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56.31亿元,同比增长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33亿元,同比增长147.7%。

这是中芯国际公开财务数据以来的最好业绩,也是其净利润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图片

▲来源中芯国际2021年业绩报告

01.美国两面夹击,“逆势”营利双增

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拥有领先的工艺制造能力与产能优势。

在2020年12月,中芯国际被美国纳入实体清单,一方面禁止中芯国际获得芯片制造设备,另一方面禁止美国资本投资中芯国际。

美国两面夹击下,中芯国际反而在2021年“逆势”实现营利双增,很好地体现出其行业竞争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对于业绩的变动,中芯国际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晶圆销售数量增加、平均售价上升及年内产品组合变动所致。

业绩报告显示,中芯国际销售晶圆的数量由上年569.9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增加18.4%,至本年674.7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平均售价由上年4210元增加至4763元。

从营收地区分布占比来看,报告期内各地区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4.0%;北美洲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2.3%;欧洲及亚洲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7%。

应用领域方面,智能手机类应用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32.2%;消费电子类应用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23.5%;智能家居类应用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12.8%;其他应用类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31.5%。

技术节点方面,来自90纳米及以下制程的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比例为62.5%。其中,55/65纳米技术的收入贡献比例为29.2%,40/45纳米技术的收入贡献比例为15.0%,FinFET/28纳米的收入贡献比例为15.1%。

02.扩大成熟芯片产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发生严重芯片缺货,汽车、手机、安防等行业均出现芯片缺货现象。

交付周期的延长导致了全球缺芯进一步持续,长期来看,供需恢复平衡有望延缓至2023年,且功率半导体下游需求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芯片市场约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5%,然而目前国内的芯片产能却仅仅只有15%左右。也就是说,中芯国际光是继续拓展国内市场,占据足够的国内市场份额,都有足够富裕的空间供其发展。

基于此,中芯国际将持续走扩大成熟芯片产能的道路,在中低端制程领域,增加产能,占领市场,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2022年初,中芯国际的上海临港新厂破土动工,中芯京城和深圳12英寸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投产,可新增月产能13-15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2022年计划产能的增量将会多于2021年。

中芯国际董事长高永岗称,“2022年依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整体产能供不应求,但部分应用领域需求趋缓,产能全线紧缺逐步转入结构性紧缺。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动态平衡存量和增量需求,弥补产业链结构性缺口,是公司今年的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面对美国的打压,中芯国际选择了迎难而上,攻克更高制程,并依靠自主研发,逐步突破了多个技术节点 。

年报显示,中芯国际55纳米BCD平台已进入产品阶段导入,55纳米及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平台已进入风险量产,0.15微米高压显示驱已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此外,中芯国际也正在推进多种工艺发展,比如量产14纳米、12纳米和N+1等FinFET工艺。其中,28纳米的FinFET工艺对中芯国际2021年营收贡献比例更是高达15.1%。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公司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中芯国际2021年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却较上年有所减少。

年报显示,2021年中芯国际研发人员数量为1758人,上年同期为2335人,减少将近600人;研发投入为41.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中芯国际表示:研发人员数量较上期减少,主要因2021年上半年部分研究相关人员转入生产运营岗位,以及出售子公司影响所致;对于研发费用的降低,则主要是产能紧张,部分研发产能投入生产以保障客户需求等原因导致。

03.中国芯崛起

自被美国限制以来,中国半导体企业就一直在寻求生存发展之路,从中芯国际2021年的业绩报告来看,中芯国际走扩的产成熟芯片产能路线是走对了。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出台的“实体清单”等系列打压政策,给中芯国际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障碍。

如此重压之下,中芯国际2021营收再创新高,证明了其走扩大成熟芯片产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之路是正确的。

与此同时,中国芯的崛起还有很多途径,比如华为最新提出的芯片堆叠技术,期待广大国产企业通过努力,早日突破芯片行业的技术壁垒,让中国半导体行业不再受制于人。

(转自CPS中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