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青岛安防协会网站,您是第 位访问者

智慧物联产业崛起,2024安防生态暖春将至?

众所周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国内安防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已经相当成熟。在这种背景下,行业亟需新的增长极也已成为市场的共识。AIoT的出现,刚好为安防行业带来突破的利器,成为驱动安防行业升级发展的新引擎。于是,行业内众多企业纷纷开始调整战略定位。一时之间,安防进入智能物联时代,智能物联,已然成为安防行业的新风口,安防生态面临着全面洗牌。刚刚过去不久的CPSE安博会,众多安防产业链企业带着智慧物联的新面貌闪耀全场,充分验证了智慧物联的创造力和牵引力。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还加速智慧物联与安防生态的自我进化进程。具体看如下介绍!安防企业深入智慧物联领域其实,对于AIoT与安防之间的讨论早就开始了,只是鉴于市场的接受度、认知程度以及技术能力还不足以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支撑它快速普及。如今市场、认知、技术等维度都已全面迭代更新,新的蓝海已出现,所以安防与智慧物联正加速融合,成为AIoT的一个成熟业务单元。为何这样说,原因有三。首先,新兴技术加持的安防进入智慧物联市场有着夯实的基本功。毕竟在AIoT的世界里,感知是基础,而视频又是物联世界的一个强入口,天然的感知能力为安防行业铺开一条行管大道,同时

智慧停车国标GB/T 42442.3-2023第3部分已发布

前不久,国家标准GB/T 42442.3-2023《智慧城市 智慧停车第3部分:平台技术要求》(以下简称《平台技术要求》) 正式发布,2024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据了解,《平台技术要求》是由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研究机构、院校、企业单位、专家学者起草。  《平台技术要求》规定了智慧停车平台的总体架构、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服务层、运维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平台接口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指导开展智慧停车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维等工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停车平台技术要求新国标可以很好地明确了智慧停车平台建设需要哪些技术加持才能快速助力停车行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动能。比如说车牌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AI等。  此外,城市智慧停车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智慧停车数据要求》也已经报批,即将正式发布。后续三项智慧停车标准将互相协调配套,共同指导城市智慧停车行业的发展和建设,促进停车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

智能家居「谁」最出圈,毫米波雷达何以乘春风

智能家居科技春满园里,百花齐放,待争春!  关乎智能家居每一个时代,终归是市场又一次理性回归与大浪淘沙。无论承认与否,这个十年,是智能家居最好时代。从前与现在,是慢与快的巨变,因而产品生命周期和客户争夺时间都在变短;在家庭应用中边界在模糊、衍生和融合之中,个性化场景需求激增,催生出诸多商业机会。这个最好时代下,又是科技应用的十字路口,玩家众多、主导性技术是什么、科技新路径又是什么,是否又智能家居的最优解解决方案等。  为此,这个最好时代下,厂商们开始在产品、技术、资金、商业模式打磨等各个维度上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竞争与对决,那,如果之于到科技技术,谁将造风云,谁又在乘风时代?  “它”是谁,意欲何为  提及雷达,最易联想是追寻飞机踪迹的“防空卫士”,直到毫米波雷达出现,将这个原本“巨形体”,装进方寸之间。那,“它”是谁?  毫米波雷达,指的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的雷达,透过天线发射毫米波,及接收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讯号,来计算出与目标的相对速度、距离以及角度。其是军转民产品,民用后是从车载雷达应用起步,逐渐应用到家庭中。毫米波雷达的24G,60G,77G产品,因为测量距离比较远,并且可以测量亚毫

“往外走还是往下沉”,安防厂商的下一个角逐阵地何在?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安防行业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在国内外地缘政治环境、新兴技术加持、产品升级迭代等影响下,安防行业也历经了外商主导、国内厂商崛起、外商退场、国内厂商出海等多个阶段。  当下,在看似静寂的安防行业表现之下,厂商们也铆足劲在深耕或出走,行业格局也是风云变幻。  一面是,一些安防厂商举旗高呼出海势在必行;一面是部分厂商倡导深挖国内下沉市场。  总体来看,当前的安防市场正在经历破局,CPS中安网与多位国内安防厂商交流,探索当下安防市场隐秘之下的暗流涌动。  往外走  2023 CPSE安博会已经落幕近一个月,其参展规模之大、观众创新高、新产品/新技术百花齐放等印象,依然让行业人士连连赞叹。  这其中,有一组数据值得特别展示出来,本届博览会有专业买家15.3万多人,其中,境外买家1.1万多人,来自于142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买家14.2万多人,来自于全国31个省340个城市。  在国内外买家数字悬殊的背后,更应该看到,在疫情三年和国际政治波动等影响下,依然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向着此次安博会奔涌而来,国内安防厂商智能化的技术和产品成为风向标。  而这,也与国内厂商掀起出海

“越来越卷”的安防行业,集成商的转型之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在安防产业发展的四十多年历程中,集成商一直都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伴随着平安城市、智慧城市、数字社区等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加之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为安防集成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集成化,是趋势,更是机遇。在2023 CPSE安博会之际,CPS中安网邀请了两位安防行业的集成商代表做客“高端访谈直播间”,从集成商聚焦的产品应用场景、发展现状、项目需求情况、未来转型之路等多个热点话题,畅谈了各自的深度见解。两位代表嘉宾分别是:成都九平方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建平、深圳市兰江荣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彬。纵观安防行业集成商的发展历程,在2014年产业发展的高涨时期,不少企业开始转型升级,从渠道批发转型到智能化工程,聚焦到工厂、园区、社区等多类项目,从而实现更稳固的发展。集成市场“越来越卷”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当前的集成商行业越来越卷,工程越来越少,项目要求越来越高。徐彬表示,在此背景下,集成商需要积极地进行转型探索,逐步从工程商的定位转型到服务商的定位。与之相对的是,罗建平认为,不一定要悲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论国际形势还是技术打压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

2023前三季度涉及数字安防业务企业业绩报告出炉!

刚刚圆满落幕的2023第十九届CPSE安博会超预期的人流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彰显出安防人对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趋势的热情,也让人看到安防行业全面复苏的希望。伴随它的落幕,2023年安防企业三季报也陆续公布完毕,就报告的表现来看同样让人喜上眉梢。据不完全统计,86家部分涉足数字安防业务的上市企业2023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超六成的企业实现盈利,虽然也有部分企业亏损,但亏损幅度收窄明显并有望实现全年扭亏为盈。具体如下图所示: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安防行业要想重回疫情前百花齐放的盛况,短期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速的今天,部分高研发投入的安防产业细分领域的技术型企业面临的挑战更甚于其他领域企业。当然,以下这几组数据或许能改变此前我们对安防行业整体发展现状的看法!市场:监控摄像头销量激增我们都知道,在疫情之前,安防行业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但在疫情之后,行业的高速发展的火车头好像失去了该有的前进动力。迷茫反而时常挂在大家的脸上,行业景气度一降再降。或许我们会说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阶段叠加全市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面前,行业的发展速度自然会变得迟缓,对于企业来说也将面

数字城市驱动,数字交通提速,巨头纷纷布局智慧高速市场

数字交通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出行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交通发展的总体任务。在政策的引领和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交通建设迎来关键期,数字交通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是交通运输大国,高速公路在陆地交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535.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7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高速公路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智慧高速公路时代。01.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监控收费和联网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将高速公路沿路的资产、网络通信打通;第二阶段是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实现全国联网和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形成全国收费

2023这几条政策助推数字城市建设!

<section powered-by="xiumi.us" system-ui",=""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5px;="" letter-spacing:="" 1px;="" text-align:="&q

重要发布!2023智慧停车新国标即将实施

我国首项智慧停车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智慧停车第1部分:总体要求》(GB/T 42442.1-2023)(以下简称《智慧停车总体要求》)经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并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了解,《智慧停车总体要求》是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其确立了智慧停车总体架构,并规定了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存储、数据支撑、应用服务、安全等基本要求,适用于智慧停车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比如,在物联感知方面,该部分内容显示要通过相关数据采集类设备、智能控制类设备、信息发布设备、便捷支付类设备、边缘设备等,实现智慧停车相关资源、环境、人员、事件等信息的全面感知、采集,并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伴随着数字中国顶层规划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及落地实用,《智慧停车总体要求》的发布就是其中一个。此次智慧停车新国标的发布,将助力智慧停车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的建设增添新的动能,对行业内企业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拭目以待。详细介绍如下!一、背景近年来,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国家

“安防+AI”迎来2.0时代,全新角逐风口已来?

上市企业往往是一个行业的主力军。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实力和生存状态要明显好于非上市公司。智能交通也不例外。那么,近两年(2021年、2022年)智能交通上市企业的业绩和生存状态如何?经过仔细梳理,2022年智能交通上市公司业绩并不乐观,多数企业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折射出智能交通市场的低迷和不景气。39家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上市公司的数据是公开的,不管好不好看,数据都是最有说服力的。上市公司的是业绩不但是衡量企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折射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晴雨表。那么,让我们根据智能交通上市公司2021年、2022年年报来作一统计。上市公司2021年、2022年营收情况统计(统计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统计结果表明,2023年智能交通上市公司中,共有14家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25家企业营收负增长。39家企业2022年营收平均增幅-3.03%,也就是说整体下滑。单从营收看,39家企业平均下降3.03%,还不算最惨的。如果从归母净利润看,就更不容乐观了。上市公司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情况统计(统计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统计结果表明,2023年,智能